东南亚的11国大多是发展中国家,仅有两个国家达到发达国家水准,但却都是袖珍小国:文莱和新加坡。
新加坡的面积最小,只有733平方公里,文莱稍大5765平方公里,但人口仅43万,不足新加坡545万人口的十分之一。
▲东盟十国(东帝汶未加入)
若是比历史,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是一个年轻国家,1965年才实现独立,距今58年。
而文莱古老得多,其前身始建于6-7世纪,即中国隋唐时期,历史长达1500年左右。
▲文莱以富裕和景色优美而著称
文莱从14世纪开始进入鼎盛期,疆域在16世纪达到最大,大约70多万平方公里,不仅囊括几乎整个加里曼丹岛,还拓展到今天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所在的吕宋岛,是当时的东南亚第一大国,欧洲人甚至称其为“文莱帝国”。
▲文莱帝国的鼎盛时期
然而,文莱这个曾经的东南亚第一大国,随着欧洲时代的到来,疆域急剧缩水至鼎盛期的1%以下,绝大部分领土变成属于现在的马来西亚和印尼。
那么,文莱到底又是如何变成弹丸小国的呢?
▲如今文莱不到16世纪初鼎盛期面积的1%
一、背靠大树
6世纪后期,隋朝重新统一了中国,海外的渤泥国随即派遣使者入朝进贡,确立了与中国的宗藩关系。
“渤泥”是古代中国对文莱的称呼,由于处在中国与东南亚海上通道的枢纽位置上,文莱因此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政经关系。
当时,室利佛逝和文莱是马来群岛的两个最主要国家,主体民族都是马来人,室利佛逝以爪哇岛为核心,文莱占据着加里曼丹岛北部。
▲马来群岛
此外,马来人还进入了菲律宾群岛的南部,中部和北部则以当地土著为主。
▲中国史书记载渤泥在6世纪已有国家形态
马来群岛拥有多达上万个岛屿,在海上交通不很发达的古代,很难形成中央集权国家,较大岛屿的实权都控制在地方领主手中,封建割据势力很强。
从6世纪开始,佛教从南亚传入东南亚地区,这两个国家都把佛教定为国教。10世纪以后,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又相继传入马来群岛,不断侵蚀佛教的领地。
▲渤泥一直是马来群岛古代的主要国家之一
14世纪后期,以爪哇岛为核心、信仰印度教的满者伯夷王国攻灭了室利佛逝,成为马来群岛最大国家。差不多与此同时,随着阿拉伯商人及移民的大力传播,伊斯兰势力越来越强。
文莱与中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,并在明朝建立后得到进一步加强。1408年,文莱国王麻那惹加那乃,亲自前往中国拜见明成祖朱棣,受到明廷的热情款待。不幸的是,文莱国王身染重病逝世于南京,明成祖为其修建王陵,并保存至今。
▲病逝于中国的古代渤泥国王陵
明朝加大了对文莱的支持力度,1405-1433年郑和下西洋期间,文莱一直是船队最主要的补给站和贸易中心之一,华人开始大量移民文莱,并称加里曼丹岛为婆罗洲。
郑和下西洋结束后,明廷放弃了海外贸易,阿拉伯商人对东南亚的影响力越来越强,使马来群岛在15世纪中期基本完成伊斯兰化。爪哇岛、苏门答腊岛等地的领主先后建立起众多苏丹国,包括文莱和苏禄。
▲伊斯兰化(紫色)的马来群岛,佛教(红色)和印度教(黄色)成为匆匆过客
这些苏丹国的出现,使信仰印度教的满者伯夷王国快速衰落,最终在1498年被几个苏丹国联手灭亡。马来群岛从此陷入了分裂状态,各苏丹国分别割据一方,没有一个类似室利佛逝或满者伯夷的大国,从而给了文莱崛起的机会。
背靠大树好乘凉,凭借明朝支持下的有利地位,文莱在16世纪前期达到最大疆域,几乎整个加里曼丹岛都处于其统治下。不过,岛南部遍布热带丛林,开发程度很低,文莱的统治更多是在名义上,当地领主只是表面上效忠,缴纳少量贡品,其实有非常大的自治权。
▲16世纪初,鼎盛期的文莱陆地疆域70多万平方公里
文莱还大力向东扩展,不仅迫使菲律宾群岛南端、紧挨着文莱的苏禄苏丹国臣服,甚至将势力范围扩张到吕宋岛,即今天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所在的岛屿,一度被称为文莱帝国。
16世纪早期的文莱,仅陆地疆域便超过70万平方公里,比中南半岛上的缅甸、泰国等国更大,再加上所管辖的海域面积,可以称得上是东南亚第一大国。
二、远敌来袭
正当文莱处于鼎盛期的时候,欧洲殖民者来到了东南亚地区。1565年,西班牙人首先登陆菲律宾群岛中部的雾宿岛,征服当地土著后向南推进。
西班牙人虽然拥有先进的海船和武器,但实力还不够强大。菲律宾群岛南部及整个马来群岛,分布着众多伊斯兰苏丹国,经常联合起来对抗欧洲殖民者。像文莱和苏禄就曾多次打败西班牙人,迫使他们转而重点经营菲律宾群岛的中北部。
▲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群岛建立的早期殖民城堡
但好景不长,随着西班牙人站稳脚跟,又有荷兰人和英国人的先后加入,文莱等苏丹国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。欧洲殖民者经常利用各苏丹国之间的矛盾,对他们进行分化瓦解,然后各个击破。
这种挑拨离间甚至可以针对某一苏丹国的内部,以金钱、贸易或先进武器为诱饵,扶植不同派系争权夺利,以削弱其整体实力,文莱就是受害者之一。
▲伊斯兰化的马来群岛四分五裂,好多个苏丹国割据一方
更主要的,文莱采用封建领主制度,苏丹的直属领地主要在加里曼丹岛北部。其他区域则由地方领主掌握实权。这些地方领主大多拥有自己的武装,只需向文莱苏丹表示效忠,交纳一定的贡品即可。
在欧洲殖民者的威逼利诱下,一些地方领主出卖贸易特权,并要求欧洲殖民者提供军事“保护”,一步步脱离了文莱苏丹的控制,使文莱的疆域逐步缩小。
▲19世纪以前,欧洲殖民者多次被亚洲国家打败
17-18世纪,荷兰人从爪哇岛逐步向东推进,瓦解了文莱对加里曼丹岛西部和南部的统治。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773年垄断了文莱的对外贸易。西班牙人向菲律宾群岛南部推进,不断打击苏禄苏丹国。按照当地居民的传统叫法,欧洲殖民者也称加里曼丹岛为婆罗洲。
在英荷西殖民者的夹攻下,文莱苏丹19世纪初的实际统治范围,被压缩到加里曼丹岛北部,大约相当于鼎盛期疆域的四分之一。岛的西部和南部被荷兰人占据,成为荷属印尼殖民地的一部分,苏禄苏丹国名义上仍然属于文莱。
▲荷兰殖民者在20世纪初才控制大半个加里曼丹岛
为了加强管理,文莱苏丹将剩余疆土进行了划分,中间是直属领地,东部是沙巴省,西部是砂捞越省,直属领地的面积比另外两省加起来还要大。相比之下,马来群岛其他地方都已沦为殖民地,只有文莱保持着独立,但这种独立也只是暂时的。
三、内忧外患
面对欧洲殖民者的虎视眈眈,文莱苏丹家族仍然屡屡内讧,严重削弱了自身力量。为了维持苏丹的奢侈生活和军费开支,又不得不加重税赋,因而激起了民众的反抗。
由于砂捞越省较为偏远,苏丹的统治比较薄弱,因此起义更加猛烈,在19世纪初达到顶峰,光靠苏丹的军队已经无力镇压,便只好求助于外人,英国东印度公司。
▲布鲁克肢解文莱,背后有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支持
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重点是马来半岛,对加里曼丹岛不太重视,于是,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詹姆士•布鲁克,来处理文莱苏丹的求援。1840年,布鲁克与文莱苏丹达成协议,帮助镇压砂捞越的起义,条件是任命他为砂捞越省督。
此举是典型的驱狼迎虎,布鲁克依仗英国军队很快镇压起义,得到了省督职位后,在1842年宣布砂捞越脱离文莱成为独立国家,外界称其为砂捞越王国或布鲁克王朝。
▲文莱原以为砂捞越面积小又偏远,才会割让给布鲁克
文莱苏丹这才认识到英国人的真面目,不承认砂捞越独立,断绝与英国人的来往,并出兵打算收复失地。然而,文莱军队屡战屡败,最终在1846年被迫将砂捞越完全割让给布鲁克。
1847年,文莱不得不接受英国的“保护”,已经自身难保,距离沦为殖民地只差一步。1851年,西班牙人灭亡了苏禄苏丹国,将其并入西属菲律宾殖民地。文莱失去了加里曼丹岛以外的所有疆土。
▲西方殖民者用了300多年才完成对东南亚的征服和殖民
布鲁克在砂捞越颁布法律、委任官员、征收赋税,建立起殖民统治体系。一开始,布鲁克管辖的砂捞越,仅限于加里曼丹岛的西北一隅,面积并不大。
然而,苏丹并没有停止横征暴敛,各地的反抗此起彼伏、连绵不绝。从1853年开始,文莱苏丹的直属领地接连发生叛乱,布鲁克以“保护者”的身份出兵平叛,每次都会割走一片与砂捞越相邻的苏丹直属领地,使自己的地盘越来越大。
▲沙巴与文莱本部之间隔着高山,苏丹的统治比较薄弱
面对布鲁克的野心,文莱苏丹担心他会染指东部的沙巴省。沙巴省的开发程度不高,又紧邻苏禄苏丹国,有大量苏禄移民,致使文莱的统治并不稳固。
文莱苏丹打算引入美国势力,把沙巴省的主权卖给美国政府,以制衡布鲁克。于是,美国政府让一家美国私人公司买下了沙巴省。正当文莱苏丹为联美制英之计成功而庆幸时,事情却发生了转机。
▲失去砂劳越和沙巴后,文莱终于变成了弹丸小国
1882年,这家美国公司以经营不善为借口,将沙巴卖给了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,老板是英国人阿尔弗雷德·登特。这样一来,文莱的两个省都变成英国殖民地,剩下的最后一点领地也被英国势力三面包围着。
1888年,文莱苏丹在英国的胁迫下,宣布放弃国家管理权,只作为名义上的国家领袖。文莱与砂捞越、沙巴之间,从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,变成了平等的英属殖民地。
▲丢失林梦地区使文莱苏丹感受到亡国的危险
可布鲁克的野心不止于此,1899年又借文莱腹地林梦地区的叛乱,将此地纳入砂捞越,文莱被一分为二。有历史学家认为,文莱19世纪后期的历次叛乱,以及沙巴的转手,背后都有英国人的身影,目标是侵吞文莱国土。
19世纪末,文莱近海发现石油资源,使文莱的战略地位得到极大提高。与此同时,欧洲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,英国政府在1906年全面接管加里曼丹岛上的殖民地。
▲海上石油的发现促使英国最终完成对文莱的殖民
此时的文莱只剩下最核心的5000多平方公里领地,基本形成今天的规模。文莱从16世纪的东南亚第一大国,经过300多年内忧外患的折磨,终于跌落为弹丸小国。
四、不做凤尾
二次大战胜利后,东南亚地区迎来独立浪潮。荷属印尼在1945年宣布独立,却遭到荷兰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。1946年,菲律宾历经西班牙、美国、日本的殖民统治后,首先实现了民族独立,苏禄苏丹国故土成为菲律宾的一部分。
由于英属东南亚殖民地的独立倾向也越来越明显,英国政府在1948年整合出马来半岛上的马来亚联合邦、新加坡,以及加里曼丹岛上的砂捞越、沙巴、文莱,总共5个政治实体,向独立建国过渡。
▲从1826至1906年,英国在马来群岛建立了五个殖民地
经过残酷的反殖民战争,印度尼西亚最终打败了荷兰殖民者,在1950年获得独立,并继承了荷属印尼殖民地的疆域,加里曼丹岛的西部和南部成为其领土。
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首先独立,1959年,文莱组建自己的政府,接管了殖民当局的权力。新加坡、砂捞越、沙巴也纷纷做好了独立的准备。
▲设想中的婆罗洲联邦差不多等于文莱历史上的核心疆域
1961年,马来亚联合邦的总理拉赫曼提出“马来西亚联邦”,将五个英属殖民地合为一体。文莱有自己的打算,最初计划与砂捞越、沙巴组成一个国家即婆罗洲联邦。
这个“婆罗洲联邦”等于恢复了历史上文莱苏丹国的核心疆土。作为这块地方曾经的主人,砂捞越和沙巴原本只是下属省份,文莱因此希望能在联邦内起主导作用,苏丹享有特殊地位。有人将这种想法戏称为“大文莱主义”。
▲刚独立时华人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40%
然而,现实是文莱的面积、人口远小于砂捞越和沙巴,三者在殖民时期是对等的政治实体,因此文莱很难凌驾于另两者之上。另外,文莱一直不承认砂捞越兼并林梦地区,影响了两者之间的关系。
既然文莱放不下历史包袱,砂捞越和沙巴便产生了撇开文莱,合并建国的想法。在英国人的斡旋下放弃了,他们最终同意加入新成立的马来西亚。1963年9月,马来亚联合邦、新加坡、砂捞越、沙巴共同组成了新的“马来西亚联邦”。
▲文莱最终拒绝加入马来西亚联邦
文莱也曾被邀请加入马来西亚,但没有成功。比起设想中的婆罗洲联邦相比,马来西亚融入了实力更强大的马来亚联合邦和新加坡,进一步突显出文莱的劣势。
文莱很难在苏丹特殊地位,以及石油收入分配等问题上取得足够发言权,因此拒绝了加入。
而且马来西亚的民族和宗教成分更为复杂,虽然人口主体的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人,但华人有40%左右的比例,并在经济领域占有优势。文莱基本上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人。
▲独立前文莱的防务依赖于英国驻军
1965年,新加坡被踢出马来西亚,被迫独自建国,面积仅733平方公里,成为东南亚最小的国家。中国有句俗话:宁为鸡首、不做凤尾,文莱最终也走上了这条道路。
考虑到自身国力太弱,文莱一直依赖英国的军事保护,直到1984年1月1日才宣布独立。
与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相比,独立后的文莱没有选择共和制,而是恢复了苏丹制,主要是因为文莱人口少,民族和信仰较为单一,又有苏丹制的传统,可能更符合文莱的国情吧。
▲充沛的石油资源足以支撑文莱苏丹的奢华生活
如今的文莱面积仅5765平方公里,在东南亚排倒数第二。比起16世纪鼎盛期的“文莱帝国”,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弹丸小国。
2009年,文莱与马来西亚达成协议,放弃对林梦地区的主权要求,以换取更多的海上及石油权益。
▲文莱已变成“弹丸小国”
虽然失去往日的荣耀和辉煌,但靠着丰富的石油资源,文莱过上了富足的生活,2021年人均GDP达到3.1万美元,在东南亚排名第二,仅次于新加坡的7.3万美元,文莱苏丹更以奢华而闻名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