勾栏,也写作钩栏、勾阑或构栏。勾,交错勾连;栏,即拦,防护屏障。原来指殿堂台阶旁的栏杆,后泛指用作屏障和防护的栏杆。如:“临边之饰,亦以防人坠堕,今言钩栏是也。”又如“段国沙州记吐谷浑于河上作桥,谓之河厉,长一百五十步,勾栏甚严整,勾栏之名始见此。”“赵州石桥甚工……上有勾栏皆石也。”

勾栏,也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。如”蔷薇点缀勾栏好,薜荔攀缘怪石幽。”“春雪轻轻洒露盘,真珠箔外玉勾栏。”“沈香亭子勾栏畔,消得君王比太真。”
隋唐之时,勾栏逐渐与演艺场所相关联了,如李商隐的诗“帘轻幕重金勾栏”。
宋代以来始名教坊曰勾栏。瓦子、勾栏是当时娱乐场所的代称。“瓦”也称“瓦子”、“瓦舍”、“瓦肆”或“瓦市”。临安中瓦在御街中,士大夫心游之地,天下术士皆聚焉。——《贵耳集·下》

“外又有勾栏,甚多。北瓦内,勾栏十三坐,最盛。”这时的“勾栏”特指百戏杂剧演出的场所。如“劝入勾栏观排戏。”“风帘水殿压芙蓉,四面勾栏在水中。”
后来“勾栏”又指青楼。如“谓风曰孟婆,旧以为宋勾栏中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