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星山 七星关
七星山,位于今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45公里的六冲河畔,因附近七座山峰形如北斗七星而得名。
七星关与七星山相对,是贵州古代最重要的关隘之一,因为地处川、滇、黔三省的交通要冲,是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,又以险要著称,有“道之难者蜀也,蜀道西南关之险者七星也”之说。
相传诸葛亮南征之时,经过此山,并在此禡祭后继续出兵。
清乾隆《毕节县志》记载:“七星山,在城西九十里,形如北斗。相传诸葛武侯南征过此,见群峰如七星罗列,因禡祭焉。后人即以七星名山。”
清道光《大定府志》记载:“七星关,城内四山,城外三山,形似七星,相传武侯于此禡祭。”此处的“禡”,读音为mà,意思是行军途中对神灵的祭祀。
明代洪武年间,大将傅友德率军南平云、贵时,曾在此处修筑了七星关城。清道光《大定府志》记载:“七星关城,明洪武十五年建,又七星坛在城西九十里。” 七星关城,位于现今杨家湾镇的七星村,在七星河东岸的缓坡之上,背靠川滇东路,面向七星山和七星关,面积约1平方公里。
古城内曾经留存有许多与诸葛亮相关的三国文化遗迹,如武侯祠、武侯祭星处等。其中的武侯祠,明副使毛科建,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年)知府佟铭昌重建,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知县董朱英重修。武侯祭星坛,在毕节县七星关。现两者均已毁。
小贴士 - 傅友德
明朝开国将领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年),为征南将军,率步骑30万南征云、贵两省。傅友德仅用百余日就平定了贵州和云南。
七星关城就是建于傅友德南征之时,属于七星关守御千户所驻址,为军事城池。
▲古驿道
七星关附近,至今还保留有一段古驿道,长约2公里,此道最早为秦五尺道,现称为七星关五尺道。
此条古道的使用历史悠久,从秦朝开始直至明清、民国时期,都是重要的道路。如今,驿道已经变得冷清,只有驿道上留下的深深的马蹄印,才能让人感受出一丝当年的兴旺和繁华。
驿道的尽头有一座观音庙,观音庙第二层背后的崖壁上,有几处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,最顶端的石刻内容为“汉诸葛武侯祭七星处”,海拔高度约1296米。
▲七星关摩崖石刻
七星关、七星山下,汹涌奔腾、流淌的便是七星河。七星河上原建有七星桥,乾隆《毕节县志》记载:“七星桥,在城西九十里七星关下,为入滇要津,两旁峻岭耸峙。山泉从镇雄、威宁来,奔放冲突,急疾如飞。明永乐年间,以铁索挽舟济渡,时有倾覆。弘治年间,建木桥。嘉靖年间,羽士黄一中募建石桥。”这座七星桥,早已消失在渺渺的岁月长河之中。如今七星河上的三座桥,记录了近百年此地的变迁:一座民国修建的钢架桥已仅存桥墩;一座解放后修建的石桥已废弃不用;一座现代修建的水泥大桥,成为日常过往的主要通道。
▲七星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