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生活常识 >

民间故宫-山西王家大院(建筑及历史)详细介绍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17 09:33:17    

王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,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,冬无严寒,风水人气俱佳。这里的建筑群落,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,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,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,姿态分成,各具特色,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,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,达到了建筑必有图,有图必有意,有意必吉祥的境界。

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,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,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,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,穿过垂花门,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。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,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,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,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,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。

位于大院西边的桂馨书院、花园院虽然不大,却也十分幽静,奇花异草使人心旷神怡,即使在封闭的院内,仍可登高俯瞰欣赏大自然的景色,是主人修生养性,吟诗作对的好地方。还有夹院是上学的私孰,可见主人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,的确王家有不少子孙从此走上仕途。东部是厨房院,前中后三个院落,里外共七道门,不同身份的人走不通的门,进不同的餐厅,由此可见,连吃饭庄户人家都是有讲究的。

敦厚宅后院的东西六孔厢窑,六个天窗,六个寿字,六种写法,无一雷同。

让我们从敦厚宅开始我们的大院的建筑和历史之旅

敦厚宅(哥哥王汝聪)大门

门前有一对石狮子,雄狮身披绶带,脚踩绣球,示意好事不断;雌狮护抚幼狮,祝愿子嗣昌盛。

敦厚宅是兄长居所。

匾额:履中蹈和

楹联:

根植悬瓮山下桂荣槐茂

水出晋溪园中源远流长

解释:“履中蹈和”本意是处世之道,这里意思应该是希望王家子孙“躬行中庸中和之道”。

敦厚宅“渔樵耕读”照壁。此影壁是用江南特有的鱼子石雕刻而成,采用国画手法,用阴线刻出有山、石、水、舟、亭堂、楼阁、松柳和人物的江南水景。中间图案为渔樵耕读,上下两边的浮雕为暗八仙图案。见以下2图。

敦厚宅“渔樵耕读”照壁

中间图案为渔樵耕读

渔樵耕读是汉族农耕社会的四业,代表了汉族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。古代人之所以喜欢渔樵耕读,与其说是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,不如说是内心深处对入朝为官,得到统治者赏识的一种心理寄托或向往。

“渔”是东汉的严子陵,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,刘秀很赏识他。刘秀当了皇帝后多次请他做官,都被他拒绝。严子陵一生不仕,隐于浙江桐庐,垂钓终老。“樵”则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。朱买臣出身贫寒,靠卖柴为生,但酷爱读书。妻子不堪其穷而改嫁他人,他仍自强不息,熟读《春秋》、《楚辞》,后由同乡推荐,当了汉武帝的中大夫、文学侍臣。“耕”所指的是舜在历山下教民众耕种的场景。“读”则是讲述苏秦埋头苦读的情景。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到秦国游说失败,为博取功名就发愤读书,每天读书到深夜,每当要打瞌睡时,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。

暗八仙图案

暗八仙:一种由八仙纹派生而来的宗教纹样,此种纹样中并不出现人物,而是以道教中八仙各自的所持之物代表各位神仙。

暗八仙以扇子代表汉钟离,以宝剑代表吕洞宾,以葫芦和拐仗代表李铁拐,以阴阳板代表曹国舅,以花篮代表蓝采和,以渔鼓(或道情筒和拂尘)代表张果老,以笛子代表韩湘子,以荷花或笊篱代表何仙姑。暗八仙纹始盛于清康熙朝,流行于整个清代。

左转是一个牌楼式的小院门,门上横梁两端的木雕是柿子样式,门柱石石头的,上面雕刻一些花草图案,下端支撑雕成如意样式,整体意为:事事如意。

院子为三进式四合院,每一进院的正房是三间一排的两层楼房,两侧也是也相同。过去住房是有讲究的,那时皇帝可以住九间一排的房子,竖着也是九间,民居一般都是一排三间,否则不按规矩来会引来杀身之祸的。所以王家虽然很有钱,但是也不敢并排多盖,只能纵向多盖。 王家大院是前厅后院的格局,按照“尊卑分等,贵贱分级,上下有序,长幼有伦,内外有别”的礼制格局划分。第一进的厅住的是下人,房子较简单,

第一进院

第二进的门厅是主人的起居室和客厅的,第三进才是卧室, 由影壁左转便进入了前院,这里是主人的社交空间,正面为正厅,是接待贵宾的高级客厅,对应的南厅用于接待普通客人,东西厢房住着帐房先生与管家。

王家大院是前厅后院的格局,按照“尊卑分等,贵贱分级,上下有序,长幼有伦,内外有别”的礼制格局划分。第一进的厅住的是下人,房子较简单第二进的门厅是主人的起居室和客厅的

敦厚宅的前院(客厅)

过厅内景:兄长王汝聪的治家理念

匾额:法司马训

楹联:

铭先祖大恩大德恒以礼义传家风

训后辈务实务本但求清白在人间

勤俭立业

勤治生 俭养德 四时足用;

忠持已 恕及物 终身可行。

——王家大院“司马院”楹联

【译文】

以勤劳谋取生计、经营家业,以俭朴培养德性,一年四季就可以财用富足;以诚实的态度立身修身,以宽容的态度恩及万物,这是一个人一生应该践行的高尚品德。

在正厅的门前有一组用青石所砌的台阶,它三面都可上下,称这“如意踏跺”,示意从两边上可以左右逢缘,从中间上可以平步青云,步步高升。

如意踏跺

上了台阶进入正厅要跨过一个高高的门槛,门槛内外两侧有一整块青石所雕刻而成的槛垫石,上面刻的是一幅江南水景,门槛把它分为内外两部分,外面刻有一只鹭鸶鸟,两旁有莲花,莲花又称荷花,“一鹭莲荷”取之谐音“一路连科”,表达了主人希望子孙在科考中能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一路连科,连连高中。里边刻的是燕子和柳树,和外边的莲花搭配起来,表示海晏荷清、国泰民安、天下太平之意。

过厅的槛垫石

过厅的槛垫石很有特点,由一整块青石构成,其上刻有寓意吉祥的精致图案,将内外联系起来看,便能明白主人求晋升、图平安的心思。

槛垫石内侧图案——海晏(燕)河(荷)清

槛垫石外侧图案——一路(鹭)连(莲)科(荷)

院内有院,两边连接的院子有厨院、花院、长工院、家丁院、书院,大大小小,错落有致,曲折回转,让生人晕头转向有步入迷宫似的感觉。 从前院东侧的小偏门出去,绕小巷北边的另一道门便可进入厨院和南面的三元书院,“内三外四”七道门把厨院分割成上中下三个等级,不同等级的人走不同的门在不同等级的餐厅吃不同等级的饭。干粗活的长工在三等院用餐,管家及帐房先生等高级佣人在中院用餐,主人则在楼上的餐厅用餐。真是人分三六九等。 厨院南面两厅一院的三元书院,是孩子们读书的地方,书院没有华丽的装饰,显得朴实简陋,是个适合的读书的僻静之处。

窑洞式餐厅

院子之间的过道

书院的门,门是四块雕花的石头围成,门槛是一块刻有花草的厚石,寓意“脚踏实地”,两旁石柱上刻有竹子,寓意“节节向上”,门楣上竹子的枝叶相连,寓意“接连不断”。 书院内的楼梯上一只猴子骑马的石雕,寓意“马上封侯”

还有一个母猴背小猴再背一个马蜂窝,寓意“辈辈封侯”。

辈辈封侯(正面)

转回正厅后边,是连接前后主院的垂带小院,该院是连接前后院的一个过渡性空间,它把前后院即分割又连接在一起,通过垂花门便进入了主人的私密的生活区。

垂花门有四个吊柱,每根吊柱都雕刻成一个柿子,表示事事如意。 门前两根斜依的杆叫戗杆,起支撑门框的作用,上面用竹皮包裹起防虫防潮的作用。 垂花门的门帘上雕刻有梅花鹿,表达了主人希望子孙加官进禄,路路畅通的美好愿望。

垂花门

垂花门是古代中国民居建筑院落内部的门,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,它是内宅与外宅(前院)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。因其檐柱不落地,垂吊在屋檐下,称为垂柱,其下有一垂珠,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,故被称为垂花门。

柿子垂珠,表示事事如意

前院与内院用垂花门和院墙相隔。外院多用来接待客人,而内院则是自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,外人一般不得随便出入,这条规定就连自家的男仆都必须执行。

旧时人们常说的“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”,“二门”即指此垂花门。垂花门整座建筑占天不占地,这是垂花门的特色之一,因此垂花门内有一很大的空间,从而也给家庭主妇与女亲友的话别提供了极大的方便。

穿过垂花门来到后院,第三进才是卧室,一层主人居住,是长辈们的住所,主窑二层为祀奉祖先的祭祖阁。厢房一层是公子们的住处,二层是小姐的绣楼。

三进院内景

敦厚宅后院

楹联:

静观星月感百年沧海桑田

神思造化乐四时春华秋实

解释:这一联说的应该是主人的人生感悟,日月星辰之永恒,世事变化之无常;天地造化之有情,喜春种秋收之规律。这不禁让人想到苏子《赤壁赋》中的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。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。”

三进院近景

正面台阶之上前加檐廊的五孔窑洞,是长辈们的住所,东西厢楼一层为儿孙们居住,二层为小姐闺房。大户家的女子“十三上绣楼,十四留头发,十五出家门,十六抱娃娃。”女子上了绣楼就要等出嫁的时候才能下来了。

三进院(正房,长辈居住)

二楼绣楼(小姐居住)

绣楼梯前石雕望柱,猴子和蜂窝,寓意封侯

鲤鱼跃龙门

二楼俯瞰整个院子

顺着正窑的柱子向下看是宫灯型圆雕柱础石, 柱础石的作用是负荷、防潮、兼装饰之用。上下分六个层次。第一层为鼓,鼓似天,钟似地,天园地方;第二层为袱锦,前途似锦;第三层为蝙蝠祥云,寓意福运来临;第四层为夔龙,镇宅避邪;第五层为尊鼎底座,寓意基业盛大;第六层为回纹,寓意富贵不断头。此创意之奇妙,雕技之精到,让人惊叹。据说解放的时候有人提出用红旗轿车换这个石礅,当时的房子主人都没同意!

宫灯型圆雕柱础石

在正窑和厢窑间隔的东西两侧,都有上绣楼的台阶。由西拾级而上,既可到西绣楼,亦可登上正窑顶层的祭祖阁。在祭祖阁里供奉了天下王姓的鼻祖王子乔,他本姓姬,叫姬晋,是东洲灵王姬沁心的太子,13岁开始参与朝政,但因直谏圣上而被贬到太原做太原王,因此以王为姓,改名王子乔。天下王姓有很多分支,但因太原王姓发展最庞大,所以很多后人将自己的祖谱归到了太原王氏之下,并将王子乔尊为王姓的鼻祖。

天下王姓的鼻祖王子乔

子乔阁

匾额:木本水源

解释:意为“木的根,水的源头”,王庭栋书。阁中供奉着的是太原王氏鼻祖王子乔的塑像。王子乔,一说名晋,字子晋。周灵王太子。游伊、洛之间,在嵩山修炼30余年。喜吹笙作凤鸣。后在缑氏山顶,向世人挥手告别,升天而去。而王家就把他当成是王氏的祖先了。

正窑中间竖条纹状的天窗,在地面仰视时感觉是凸出来的,在楼上看感觉是凹进去的,实际上是平面造型,只是利用了光学原理。 东西厢房的窗户上都雕刻着一个寿字,但六扇窗户的六个寿字是六种写法,主人把书法艺术融入到了建筑中,同时在寿字两边是步步锦图案,仔细看是三横一竖的王字不断头,意示着王家步步如锦、前程似锦。

形似书架的天窗,感觉是凸出的,实际是平的

在王家大院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“三雕”:砖雕、木雕、石雕,堪称是王家的“三绝”。其雕刻内容丰富,刀工精美,省灵活现,栩栩如生,有“岁寒三友”、“喜上眉梢”、“莲生贵子”、“二十四孝”、“麒麟送子”等题材。

接着欣赏王家大院的木雕精品,木雕主要体现在帘架、挂落、雀替、梁柱抱头、窗(门)棂、游廊等构件上:

“喜鹊闹春”帘架

玉堂安居帘架

乐善堂匾额下的“八蛮进宝”图案

画面上八个人物,都是少数民族装扮。有的赶着香车宝马,有的捧着金银玉石,画意为“八蛮进宝”。“蛮”是古代对南方民族的统称,意即各少数民族在高压或怀柔政策下,向朝廷进贡、俯首称臣。

谦吉轩帘架的木雕

此帘架上一共有鹿十个,意即十鹿游春。

吉祥有余帘架

此帘架下方两边为琴棋书画图案。中间一个吉字,两边各有一条鱼,寓意吉祥有余。

丰富多彩的窗棂。天窗中间有形似书架的窗棂。

形似书架的窗棂

杏林春燕

门窗窗棂

六福捧寿窗棂

绣楼槛栏木雕

梁枋木雕

挂落上的木雕是博古四艺,即佛手、荷叶、折扇和贝叶

抱柱、挂落、雀替的木雕

雀替原是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物件,他的具体位置在梁与柱或枋与柱的交接处,它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,还可以减少梁,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。

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,逐渐发展成美学的构件,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,一种生动的形式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,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,由方形变成有趣而更为丰富、更自由的多边形。于是雀替有龙、凤、仙鹤、花鸟、花篮、金蟾等各种形式,雕法则有圆雕、浮雕、透雕。

四福(蝙蝠)齐来窗棂

沿院子东侧窄巷子的一个小门可进入后通道。后通道较为宽畅,北与最上面护堡家丁居住的由东而西的3幢围院相连接,可以通过围院各自门前的坡式引道上去。围院是维护大院安全的护堡人员居住的地方,利用这天然的制高点可以俯视全堡,鸟瞰八方,预防功能特别强。

敦厚宅、凝瑞居后的围院

围院内景

后通道东西各有一道门,出东门通往柏树院、长工院方向,入西门便进了老二王汝成凝瑞居的后通道。 老二凝瑞居与老大敦厚宅的建筑格局及功能大致相同,只是在部分建筑的形式上有所区别。从前面的马道看,明显的差异是大门的设置截然不同。老大官居五品,门楼看似高大,却为单间;老二官高一品,较之老大家,门楼虽低矮一些,然面阔三间,很有气 派。再者老大宅居看得华丽张扬,老二宅院则显得含蓄低调,但文化积淀丰富,甚有品位。

凝瑞居,从后通道倒着往前行进。

进入老二王汝成的祭祖堂,供奉着在静升王家很重要的三位人物。中间的是王实,据传王实在元代率先由太原迁到静升居住,被尊为静升王氏的始祖。王实以种田为生,兼营豆腐,可以说王家是以卖豆腐起家。从第三代开始进入明朝,在明朝,王家以经商为主,做官的人不是太多,直到清康熙十二年,吴三桂叛乱时,第十四代王谦受、王谦和正在山东河北内蒙一带做皮货和骡马生意,借助贩卖骡马的优势向朝廷捐献24匹军马,紧接着又为朝廷筹集军粮,康熙龙颜大悦给每人一个四品官,以此为契机,王家开始向官场迈进,整个清朝,王家从五品到二品的官员101位,年迈古稀的王谦受参加了康熙六十一年的千叟宴,并获御赐龙头拐仗,在清朝共举办的4次千叟宴中王家参加了二次,可见王家当时的政治、社会地位非常之高。

凝瑞居(弟弟王汝成)祭祖堂

祭祖堂

匾额:光前裕后

解释:“光前”指光大前业;“裕后”遗惠后代。为前代人增光,为后代人造福,形容人功业伟大。旧时多用为称誉别人功高位显。

楹联:

追旧德为善最乐济乡里

修先业耕读传家望青云

从祭祖堂下来可到老二王汝成的后院,明显感觉这里没有老大王汝聪的后院宽敞,但却多了一份文人的气息。 正窑中间的窗户上雕刻着锦鸡玉兰,鸡有文、武、仁、勇、信五德,示意主人五德俱全,两边绿色的花瓶中插有莲花,一瓶清莲取谐音一品清廉,希望子孙做官清政廉民,蓝色花瓶中插有月季,表示四季平安,旁边的香炉里冒出一缕青烟,是希望王家能够香火不断,人丁兴旺,底下有四只蝙蝠围成一个圆_-四福齐来,企盼四面八方的福气向王家涌来。 西边窗户两边雕刻有凤凰戏牡丹,表示富贵常在,中间刻有杏林春宴,因为当时殿试都是在杏花开放的二月举行,朝廷要设宴款待科考及第的举子,杏花飞燕表示科考及第。金榜题名后就会招来喜鹊报喜,所在在东边的窗户上雕刻有喜鹊登梅,示意喜上眉梢。

德高望重

在院子里最吸引人的是分别筑砌于正窑和厢窑基座上的10 块规格相同的墙基石,高1.6米、宽0.6米、厚0.3米。墙基石除了有加固墙体的作用外,还兼有装饰与育人的作用。 正窑墙基石有五子登科、指日高升、飞马报喜四幅石雕图案。雕面高达1.6米,宽0.6米、厚0.3米。所雕内容便更加具体化,人情化和故事化。教育王家子孙识礼守制谨遵祖训,光耀门楣。

——正窑(祖长房)浮雕——

《墙基石-五子登科》 《宋史·窦仪传》记载: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、俨、侃、偁、僖相继及第,故称“五子登科”。四子分别手持桂圆,如意、画戟、花灯,另一子夺灯,灯与登谐音,又以灯指魁星,夺灯即夺魁。魁星乃北斗星中的第一星,主宰文运。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,联袂获取功名、拥有大富大贵锦绣前程的理想。前有栏杆,后有梧桐,构图讲究。

这一幅人物亦不少。树荫遮蔽天地,粗壮且不加雕饰的树干喻示着根系的发达,背景的稳固,在有通天气势的大树下,五个小儿游戏中接受着最粗浅最基本的仕途教育。虽然画面一片天真烂漫,但得势得志者的桀骜之气因为刻意的位置安排而统领了全部。这个在游戏抢夺中获胜得小儿从身形,神色上看去,明显比其他小儿趋向成人化。在动作展示上,失利的小儿依然保持着活泼的身姿,他们或嬉闹,或玩弄如意,或者挥舞小戟不屑一顾,或者干脆把注意力放到手中的果品上。只有惟一的赢家端正身态,挺胸凸肚,左手高举价值利益的象征物,头冠正规,满脸得意矜持,与其标志性的小儿面目形成冲突。恰恰如此绘刻,才会产生家园环境里的生活趣味,让人忍俊不禁后,掩口思索过去,这种耳濡目染的教育意义。

望子成龙历来是家族长辈父母的期盼,于是鼓励子孙努力奋发图强,振兴家业,报效国家。王家的雕刻在这样的思想意识中也别出心裁。如《五子夺魁》中,“五子”中有的高举“灯”,谐“登”的发音,有的双手擎戟,谐音“级”,有的紧握“如意”,象征心想事成。。《五子夺魁》画面中,年龄稍大的孩子手中持一盔帽,“盔”和“魁”同音,以示夺盔者即象征高中状元之意。

五子登科

《墙基石-指日高升》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·文臣》:“代天巡狩,赞称巡按;指日高升,预贺官僚。”此图中,天官着朝服,指向太阳,代表指日。前有一夫牵马,马首低垂,后有一仆手执华盖,十足的官员气概。

指日高升

《墙基石-飞马报喜》 一人骑快马而来,跟前一只喜鹊,寓意“飞马报喜”。马头右向着,人衙役打扮,双手执缰,马则四蹄腾空,全力奔跑。径有兰,石侧花上有喜鹊,后有苍松。兰为文气,清香自韵,待人识得,鹊报喜讯,松寓高洁刚劲。三种物象横惯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因此该图应为报仕途高中之喜。

飞马报喜 (报仕途高中之喜)

另一幅马首左向,人官吏打扮,单手握缰,另一手悬鞭,马则抬落有致,悠然徐行。径为兰,并有灵芝般瑞草祥云,石颠立苍鹰,后为桃果类之花树。兰清固然,鹰喻英,果树以实延德,那么本图却是报嘉奖之喜。

飞马报喜(报嘉奖之喜)

在儿媳住的东配窑上,有雕刻着麒麟送子、凤凰童子、二十四孝之乳姑不怠。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,生儿育女是儿媳的重任,孝是老辈人要求晚辈最重要的品德之一

儿媳住的东配窑

——东配窑(儿媳房)浮雕——

《墙基石-麒麟送子》 麒麟送子是我国古时候祈子法的一种。传说中麒麟是仁兽,是吉祥的象征,能为人们带来子嗣。据《圣迹图》载:「孔子生,见麟吐玉书」。故「麒麟送子」,意指圣明之世,麒麟送来的童子,长大后乃经世良材、辅国贤臣也。 图中,童子骑于奔跑的麒麟之上,手持一环,紧随其后是一妇人,一手握桃,一手持幡,桐上一双喜鹊鸣叫,崖间几束菊花绽放,甚是吉祥。

图上祥云瑞气缭绕着,捧出一条花草的道路,一只不吝雕工的麒麟活泼欢快地向前奔跑。它比例准确,造型完美,尤其仰着的头部简中有祥,颈须刻纹规整,鼻翼一对儿触须灵动非常,所转折的弧线与麟尾呼应,同时又与张开的麟口中因乏热而吐翘的舌头形成佳构。在短粗的四肢组成的稳定物形中央,视线很容易集中于这个双手执玉环,一扬一杯握,喜气洋洋去投向人间的抓髻小儿。他的身后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妪形象。两个人物面貌刻画细腻,着法圆润,形象的凡俗气息十分浓郁,使人易于亲近,或者说,容易让人找到熟悉的身边影像。头顶一株大树上刻了两只小鸟,那应该是“殷勤为探看”的青鸟吧。在这个时刻,青鸟所关心的是小儿即将开始的人生路程。

麒麟送子是我国古时候祈子法的一种。传说中麒麟是仁兽,是吉祥的象征,能为人们带来子嗣。晋王嘉《拾遗记》中记载,孔子诞生之前,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院。这个典故成为“麒麟送子”的来源。

麒麟送子

《墙基石-仙鸡送子》

仙鸡昂头挺胸,双腿直立,孔雀般的翎毛在尾巴处弯曲成圆弧形,背上有一憨态可掬的小童子,手执如意。深深寄托着公婆希望媳妇们早生贵子的心愿。“仙鸡送子”从字意上看,“仙鸡”的谐音为“先吉”,也就是指新媳妇进门生儿子是头等大吉之事。类似的题材还有“麒麟送子”等,它们所展示的共同心愿,皆是向往先生儿子为大吉,将来能传宗接代,光宗耀祖

仙鸡送子取自民间传说, 古人认为在清晨公鸡报晓时分出生的婴儿则前途无量。鸡因其生长习性、生理特点及与人发生的一系列联系而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。人们视鸡为有神性的辟邪之物, 又赋予它文、武、勇、仁、信五德的内涵。由于鸡鸣与日出、光明密切相联, 鸡又有象

征一切生命开始之意. 因“鸡”与“吉”音相谐, 从而又有“石上大吉” 、“声声报古”等民间说法。而雄鸡鸡冠高耸, “ 冠“与“官”谐音, 又被引申为“ 升迁” 、“腾达”等意。选择这一题材, 其用意与上述内容有密切联系。

仙鸡送子

《墙基石-乳姑不怠》 二十四孝故事之--乳姑不怠。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,年事已高,牙齿脱落,祖母唐夫人每天都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,后来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,身体依然健康。长孙夫人病重时,将全家召集在一起,说:“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,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。”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,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,孝敬祖母唐夫人。 此图所刻为唐夫人一面用己之乳汁供养婆婆,一面让仆人用拨浪鼓把尚未断奶的儿子引开。图中石阶上一猫衔鸟,猫谐耄。

这一幅是带有很强的场景性的画面。人物有两组,从刻工角度看均是十分详细完整的,没有夸大和变形,他们的分位通过檐柱以及檐柱同右角树干所构成的远近关系而确定,前景为手持拨浪鼓牵引小儿的侍女,后景是剥乳喂亲的唐夫人。右方的小儿和老母个头矮小,形成较大的反差。由于设计者将后景整体向右上移。同斜挑的屋檐几乎平行,并巧妙地使用两近一远的组合,从而令布局均衡稳定。檐柱下的盆花填补和改变了刻工外纤秾细密,内简练遗白的图意走势,而食鸟之猫自然减弱了台阶大面积的空谈。更高明的是小儿造型的设计,在三个成年人庄重略显得滞缓的气蕴衬托下,小儿身躯的呈现s形的安置,令全部画面一下子有了生机。小儿所处位置与三角的黄金点相差无几,相当于人面比例的最合美学要求的鼻端。这可以称得上石雕艺术的杰作。

乳姑不怠

在子孙住的西配窑的墙基石上刻有行佣供母、吴牛喘月、海马流云。

——西配窑(子孙房)浮雕——

《墙基石-行佣供母》 二十四孝故事之--行佣供母。江革,少年丧父,侍奉母亲极为孝顺。战乱中,江革背着母亲逃难,几次遇到匪盗,贼人欲杀死他,江革哭告:老母年迈,无人奉养,贼人见他孝顺,不忍杀他。后来,他迁居江苏下邳,做雇工供养母亲,自己贫穷赤脚,而母亲所需甚丰。

构图的奇特是石刻的不凡之处,由于石材统一的要求,直径不宜于描绘追逃,设计者巧妙地利用了矩形的斜线对角径,左上角是负母仓皇急走的孝子,右上角是来势凶猛紧追不舍得执刀强盗,乱石与强力扭曲的大树将空间逼窄,只余一条细路让人深感母子二人的命悬一线。作为补景的动物,梢头双雀,林间惊鹿,神态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幕,在雕工上,人物的处理传神,身形线条有力,明暗度准确,虽经岁月剥蚀,神态细处仍可轻易捕捉,从这些方面言,称其为石雕代表作实不为过。

行佣供母

《墙基石-吴牛喘月》 吴牛是江浙一带的水牛,由于南方气候炎热,牛很害怕太阳晒,晚上月亮出来了,牛以为是太阳,吓得直喘。这里是主人告诫后人不管将来做多大的官都要象吴牛一样小心谨慎、严守本分,以免触犯朝廷。 也称犀牛望月,传说犀牛本是天上一神将奉玉皇大帝旨意,下界传达‘一日一餐三打扮’,却误传为“一日三餐一打扮”,因而玉帝逐其下天界为人间造福,为了尽脱人间疾苦,让百姓安居乐业,便每当月圆之时,即回到天庭请求玉帝派财神爷下界,助他一臂之力。此石与海马流云相对,有阴阳和谐之意。

吴牛喘月

《墙基石-海马流云》 海马似马非马,可乘之升天,遨游寰宇。此马作飞驰状,四蹄舒展有力,肩背飞驰自然生风,鬃毛舒展,马尾飘动。下为祥云山海纹,圭形山石,寓意地位、身份、权力。

海马石雕寓意多子多福,象征忠勇吉祥,智慧与威德通天入海,畅达四方。海马也叫落龙子,海龙科动物,天马和海马象征着皇家的威德,可通天入海。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也是吉祥的化身, 华人在传统上把海马当成吉祥的动物,象征百子千孙。”

海马流云

王家小姐在13岁之前是与父母一起住的,13岁以后就上绣楼入闺房,从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直至出阁。在正窑与西配窑之间是上绣楼的十三级台阶,台阶外侧的扶手上是五个石雕。 绣楼上的闺阁 楼梯扶手的石雕,自上而下第一、三、五为狮子,第二个为南瓜,意示着多子,第四个为小孩抱鱼,意示着年年有余,第六个为猴与蜂窝,意示着代代封侯。

绣楼石雕

王汝成后室东西绣楼上的槛墙,为砖雕八仙祝吉图,其内涵是高贵门第,神仙降临。槛墙共分四层,上面两层为长方形小框,雕以吉祥花草,第三层为长方形大框,雕以八仙,并间以瑞禽瑞兽、吉祥花草,第四层为裙板,上雕缠枝吉祥草,将整个裙板连接在一起,形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。

砖雕八仙祝吉图

三进院垂花门

垂花门侧影

凤戏牡丹

从后院出来在通往养正书塾的小通道拐角有一幅雕刻精美的“龟鹤延年”图

龟鹤延年

明朝解缙说“门前千竿竹,家藏万卷书”,接下来就是堪称一绝的养正书塾竹门石雕,绝对称得上是石雕之精品。 该门框由上下左右四块青石雕刻而成,接口都巧妙地设计在竹节处,底部雕刻青石盘根, 主人希望孩子们打基础时要扎扎实实,做人要踏踏实实。两边刻的是竹子,竹子是空心的,而且一节比一节高,主人希望孩子们学习竹子虚心向上,同时也希望孩子们的生活与事业象竹子一样节节高升。 顶部雕刻的是松竹梅岁寒三友,并且喜鹊跃然其上,主人希望孩子们通过十年寒窗考取功名引来喜鹊报喜,同时告诫孩子们要学习松竹梅的高风亮节。书塾一道门隐含了主人对后人的所有期许。

松竹梅岁寒三友

喜鹊

石雕门框(侧面)

石雕门框(正面)

贝叶是贝多罗树上的叶子,用水浸过再凉干后可代替纸写字,故印度常有人把佛经写在贝叶上,所以也把佛经称作贝叶经。与养正书塾一步之隔的是“敦安”小偏门,门上方是用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的贝叶。贝叶石雕展现给我们三个方面,写有“敦安”的是正面,叶子卷起来是反面,叶柄处是侧面,脉络非常清晰,下方配着水波门框,就象叶子漂在水里,风吹过来叶子一刹那间卷起来的样子,动感实足,在这儿雕刻贝叶是希望合家欢乐、万事如意。

敦安小侧门

月洞门上的贝叶状提额“安敦”。 贝叶匾额雕刻细腻,脉络清晰,正反分明,一波三折给人以强烈的动感,唐朝时贝叶曾是爱情的信物,曾缔结了一段美满姻缘,故有御沟题红、千古佳韵之说

贝叶匾

穿过这个小偏门就可以来到前院,也就是会客的地方。

规矩多一点,麻烦少一点

规矩方圆

过厅内景

一进院

来到老二家的大门口,对比老大家的大门口可以发现,哥哥的门比弟弟的高,是因为哥哥是老大;弟弟家的门比哥哥家的宽,是因为弟弟的官比哥哥要高。老二家的正门面阔五间,三间做门,一间打开,这种门叫府弟门,只有四品及四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修建。门两旁的廊画为砖雕,示意为鹿鹤同春,西边鹿奔松林,东边鹤晒寿石,鹿回首鹤昂首相呼应,栩栩如生。

凝瑞居的大门开在中央

匾额:凝瑞

楹联:

仰云汉俯厚土东西南北游目骋怀常中意

沐烟霞披彩虹春夏秋冬抚今追昔总生情

注:“凝瑞”凝结吉祥之气的地方。

正门对面是五福捧寿照壁

五福捧寿壁心

接下来要去的是西院——桂馨书院、叠翠轩。

桂馨书院

叠翠轩

西门可以出高家崖,一侧有个“赏月亭”

西门

西门瞻月台

楹联:

静以修身俭以养性

入则笃行出则友贤

解释:这一联大意是教导子孙静心来提高自身修养,节俭来培养高尚情操,在家要勤于精进努力学习,在外要结交贤良的人做朋友。

赏月亭

镂空砖雕

王家大院有墙必有脊,有脊必有兽。张口为官,闭口为民。王家老大老二均官爵在位,故敦厚宅和凝瑞居的墙脊屋脊上的脊兽均为张口状。

脊兽均为张口状

铜钱下水口,水流财留

花院的砖雕,中间的小孔是用来点灯的,对面有镜子可以用来反射照亮。

大院墙壁上的石雕大多来自于列女传和孝经里面的故事,可见那个时候王家的家教有多严格。

墙上有很多这样的小格子,其实是土地公的“蜗居”,不过好几个都是空的了,屋主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。

相关文章
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和方法(平易近人,管理者必备的素质要求)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内百科 鲁ICP备2023048205号-2